泡中药的水通常不建议倒掉,应与药材一起熬煮。中药煎煮前浸泡的水含有部分有效成分,直接倒掉可能导致药效损失。
中药饮片在干燥加工过程中,部分活性成分可能附着在表面或残留在组织间隙。浸泡时水分逐渐渗透至药材内部,使细胞膨胀破裂,促进有效成分溶出。浸泡水通常呈现淡黄色或轻微浑浊,这正是部分水溶性成分如生物碱、苷类物质释放的表现。传统煎药方法强调浸泡30-60分钟后直接加热煎煮,避免反复换水造成挥发性成分流失。部分质地坚硬的矿物类或贝壳类药材如石膏、牡蛎等,更需要保留浸泡水以充分提取无机盐成分。
仅有少数特殊情况需要弃去浸泡水。某些经过特殊炮制的毒性药材如附子、乌头等,浸泡水可能含有微量有毒成分,需遵医嘱处理。部分表面附着泥土杂质的根茎类药材,初次浸泡水较浑浊时可考虑快速冲洗后重新浸泡。含淀粉量高的药材如葛根、山药等,长时间浸泡会使水变粘稠,可能影响后续煎煮效率,此时可缩短浸泡时间或调整水量。
煎煮中药时建议使用砂锅或不锈钢器皿,水量以淹没药材2-3厘米为宜。煮沸后改用文火维持微沸状态,解表类药物煎煮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需40-60分钟。服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出现腹泻、皮疹等不适及时停用并飞龙篮球竞猜中医师。药材储存需置于阴凉干燥处,受潮霉变的药物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