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糖仪的准确性通常较高,但可能受传感器位置、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动态血糖仪通过皮下组织间液葡萄糖浓度推算血糖值,与指尖血检测存在生理性差异,临床允许误差范围为±15%。
动态血糖仪采用电化学传感技术,每1-5分钟自动记录一次血糖数据,能反映血糖波动趋势。其核心优势在于发现隐匿性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尤其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剂量调整有重要参考价值。传感器需正确植入上臂或腹部皮下,植入后存在12-24小时初始化期,此期间数据可能不稳定。日常使用中需注意避免传感器受压、浸水或受电磁干扰,定期用指尖血糖仪进行校准可提高准确性。研究显示动态血糖仪对餐后血糖峰值和夜间低血糖的监测灵敏度超过90%。
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测量偏差。皮肤厚度超过标准值、局部血液循环异常或使用维生素C补充剂可能干扰传感器信号。处于快速血糖波动期时,组织间液葡萄糖与毛细血管血糖存在5-15分钟延迟。部分患者对传感器材料过敏会导致局部炎症反应,进而影响检测结果。新型动态血糖仪已采用更先进的算法补偿生理差异,但严重贫血、低血压或脱水状态仍可能造成误差。
建议配合传统血糖监测进行数据比对,佩戴期间保持正常饮水量。若发现持续异常读数或与症状不符,应及时联系医生评估。动态血糖仪不能完全替代实验室静脉血糖检测,但作为连续监测工具,其趋势数据对糖尿病管理具有独特价值。使用前应仔细阅读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佩戴和维护方法。